构建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发布时间:2017-07-24 11:06 来源:经科委编者按:根据市政协主要领导要求,今年3—5月,经科委组织部分委员围绕“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开展专题调研,通过座谈交流、征求意见、赴广州、佛山等地学习考察等形式,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重点难点、制约因素,寻求解决之道。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市委书记曲福田和市长史立军的高度肯定,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尽快将政协建议分解落实,吸收采纳。
知识产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作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近年来,我市知识产权工作呈现出一些亮点和特色,但在保护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企业维权意识还不太强、维权成本比较高、执法维权力量相对分散、知识产权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等。为此建议:
一、加大执法维权力度,形成执法合力
1.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贯彻落实《关于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契机,建立健全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分工合作、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体系。探索推进专利、商标、版权统一执法“三合一”改革,加强执法培训,改善执法条件,提高执法能力。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机制,建立知识产权专家陪审制度,提高知识产权司法审判水平。进一步规范、细化案件与线索的双向移送、案情通报、信息共享制度,保证案件线索及时移送,实现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无缝对接。落实国务院关于“把假冒侵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的部署要求,通过公开促进“两法衔接”。
2.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开展知识产权“亮剑”行动,在特色产业集群、商贸集聚区、专业市场等侵权假冒案件频发高发地,大力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群体侵权、反复侵权、假冒专利及涉及专利的诈骗行为。随着我市会展活动的增多,一些侵权假冒案件时有发生。广州市非常重视会展经济秩序,每逢“广交会”等重大活动,相关部门都会主动进驻,现场受理投诉纠纷,现场执法维权。建议我市相关部门在靠前指挥作战、护航“医博会”等重大活动的同时,注重从源头把控,强化部门合作,完善协同维权机制,营造良好会展交易环境。加强与“网上中国医药城”和“泰科易”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等电子商务平台的沟通联系,探索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模式。建立知识产权诚信档案,将假冒专利、假冒商标、侵权盗版等信息纳入企业和个人诚信系统,并作为政府采购、承接政府投资项目、获得政府奖励、资助和荣誉称号等方面的重要参考。
3.健全维权援助和纠纷处理机制。佛山市以建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为切入点,推动建成了家电、家具、建材行业快速维权中心,及时有效地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其中,顺德(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自去年3月运行以来,已办理专利案件90宗,其中行政处理专利侵权纠纷50宗,平均办案周期约1个月;行政查处假冒专利40宗,平均办案周期7天。建议我市在一些重点产业集聚区,尽快组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一体的“O2O”模式,为企业提供快捷服务,注重提升运行系统的平台化、功能化,实行“保护、运用”功能融合和平台协同。此外,要统筹协调好“12330”(知识产权热线)、“12315(工商热线)”、“12365”(质监热线),推进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信息综合、案件排查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建立健全服务网络,规范市场体系
1.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一是提升企业主动防御的意识和能力。督促指导代理机构写好专利书,力求做到无懈可击。引导企业申请专利串、周围商标、国际专利和商标,构筑全方位“防护网”。完善专利侵权判定咨询机制,开展专利侵权判定咨询工作。二是健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针对一些企业存在的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粗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引导企业设立涵盖研发、专利申请、商标管理、维权诉讼等功能在内的管理机构,使知识产权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三是主动上门服务。开展专利“特派员”工作,深入企业和园区一线,提供“一对一”专业化服务。司法机关要帮助企业加强诉讼辅导,有效弥补企业诉讼能力不足的缺陷。四是促进知识产权转化和运用。组建市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加快流转交易,推动科技与金融、产业的有效融合。
2.搭建好公共服务载体。围绕生物医药、节能与新能源、造船与海工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深入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加工和情报分析,供企业参考。引进诸如常州佰腾科技“佰腾网”之类的知识产权专业化网络平台,推动知识产权信息的传播、利用和共享,满足不同层次的知识产权信息需求。在全市各类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等,建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及产业数据库,形成覆盖广泛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
3.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泰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建设,制定统一服务流程和标准,促进各代理机构资源共享、人才交流、服务提升。组建泰州市知识产权协会、专利代理人协会等机构,发挥行业协会重要作用。鼓励支持组建产业集群(行业)专利联盟,促进行业抱团发展、转型升级。积极招引一批我市急需的旗舰型、综合型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依托泰州“科技广场”的建设,引导分散的专利和商标代理机构集聚发展,打造泰州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4.加强行业监管。加强代理机构执业培训,切实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立“黑名单”制,淘汰和清退不遵守信用、不履行合同、扰乱市场秩序的代理机构和代理人。引导服务机构增强品牌意识,着力创建、开发和运营品牌,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开展专利代理机构星级评定,推动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三、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提升服务水平
1.健全人才体系。深入实施知识产权“英才计划”,加快构建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和高素质实务人才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议将知识产权人才纳入组织人事部门引进计划,建立人才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评价制度,加强专业人才职称评定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完善薪酬制度,保障知识产权人才待遇和利益需求。
2.强化人才培养。有计划、有重点地从规模以上企业、高校遴选部分知识产权业务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参加培训考察或高层次学历教育。分期、分批遴选重点企业集团、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型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中的高层参加知识产权总裁、总监培训班。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专家泰州行”等各类专题交流培训活动,提高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3.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载体。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本科专业,开展学历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知识产权必修、选修课程,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各级党校培训内容。加强南师大泰州学院省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员实践基地落户泰州,加快集聚高层次知识产权人才。
四、落实各项保障措施,营造良好环境
1.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知识产权经费占财政经常性支出的比重保持稳步增长。调整优化财政资金使用结构,加大对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专利奖励、专利维护费等企业关注的重点、难点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专利保险工作,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资金,代偿银行及类金融机构开展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时所产生的部分风险损失。
2.严格考核评估。将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把鼓励发明创造、保护知识产权、促进转化运用等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指标动态跟踪监测机制,构建知识产权指标检测数据库,动态监控知识产权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3.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传统和新兴媒体,创新宣传内容和形式,开展以案说法、公开查处、专项维权等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认知度、参与度。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培养教育,结合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普及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知识产权创造、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