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政协》2016年3期-文艺沙龙
发布时间:2016-07-12 15:03 来源:《泰州政协》学书感言
万门祖
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中国书法,是从退休前后开始的。过去是热爱中国书法,现在是热衷中国书法。这种热爱和热衷源于书法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他给爱好者提供了超越时空的想象和无限美好的享受。
年逾花甲学习书法,我并没有如一些教科书或讲座所说的可以走一些捷径,而是潜心于历代名家法帖。在此基础上突出重点,专攻“二王”。“不入晋格,徒成下品”。可以想象如果宋代米芾没有“集古字”之经历是难以成为彪炳书坛历史的大家的。因此,学习书法要懂得师承历代名家,一方面要取法乎上,练好基本功;另一方面要食古能化,不一味模仿,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磨砺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这是清代刘熙载在《艺概》里说的一句话。书如其人,贵在自然、率真,能较为准确的反映作者的真实情感,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书为心画”。但这种自然、率真又不能失去传统古法。书法作品,可以采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突出自己的风貌,但这种变化不能离谱,离谱了就会使追求的奇妙变成怪诞。
诸葛孔明有句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年人学习书法主要目的在于修身养性。因此摒弃功利之心,做一位襟怀淡泊、心绪宁静之人就显得非常重要。学习书法还必须讲究“字外功”。只有增强国学修养,才能使作品增添一些“书卷气”,不至于陷入“俗不可耐”的境地。“才气溢于毫端,功夫见于字外”。“字写到后头,就是写学问、写人品、写胸怀。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之书多逸气,凡夫庸人之书多俗气”。画家有野外写生之必须,书家也应该经常投身于名山大川之中作万里壮游,以开阔眼界和胸怀,增加书作的气势。
其实书法很难。既要笔笔送到,又要笔笔相生,要入帖,又要出帖,还得讲究气息贯通、疏密变化,且要控制墨色的枯、湿、浓、淡等等,真是谈何容易,但我相信只要学习得法,必然会有所成就。